江科大的故事丨在艰苦奋斗中发展壮大

作者:张继志 部门审稿人:周春燕 摄影: 视频: 单位:党委宣传部 九州手机登录入口,九州(中国):2023-03-28 投稿时间: 点击量:1743

【人物简介】张继志,1942年5月生,教授,1967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哲学系,1993年调入镇江船舶学院,曾任人文社科系主任。

我毕业于南开大学哲学系,毕业时正好碰上“文化大革命”,推迟一年毕业分配,1968年分配到黑龙江省朗乡林业局基层锻炼。1970年调到哈军工三系(后改建为“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现名“哈尔滨工程大学”),先是到校办工厂劳动,一年后,因恢复招生,我回到了教学单位马列主义教研室。我在哈船院工作了二十多年,一直从事哲学、逻辑学、自然辩证法等课程教学工作,先后担任哲学教研室主任、社会科学系主任。1993年,我和夫人李巧改一起调到了镇江船院。调到镇江船院后,我任人文社科系主任。我夫人和我是南开大学的同学,她是学物理的,也一起过来任教,后来担任过基础课部党总支书记、教授。我清楚地记得,我是1993年2月3日凌晨2点从哈尔滨乘火车到达镇江的,岳木令到火车站接的我们。

社会科学系建制沿革与政治理论课改革

1978年学校升格本科时,政治理论课归党委宣传部管理,直至1985年3月,学校成立了马列主义教研室,主任张玉佩,1988年3月改为社会科学部,朱东林和张玉佩先后任主任。1993年3月我调来后,因开始办专业、招收学生,改名社会科学系,简称九系。我任系主任,谢宝根任副主任。1994年10月,学校党委决定社会科学系与工业管理工程系合并,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社会科学系、经济管理系)。原管理系的主任张国华改任党总支书记,我任系主任,陈琪为副主任分管教学,后来增加葛世伦为副主任分管科研。第二年,张国华退休,由陈国忠接任党总支书记。1997年校党委根据学校发展需要,为强化马列主义理论课教育,决定社科系和经济管理系分建。新的社会科学系由我任系主任兼任党总支书记,姚允柱、钱志发为系副主任。

无论是过去的马列主义教研室还是后来的社会科学系,首要的任务是开设政治理论课,对全校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高校开设政治理论课(必修课),是沿袭了苏联高校的政治课程体系,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共产党历史(苏联叫“联共(布)党史”,我国叫“中共党史”)。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共中央决定本着与时俱进和突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原则,大张旗鼓地改革高校的政治课体系,并组织专家制定了教学大纲。决定给本科学生开设三门公共政治课:马克思主义原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近现代史。这三门课全校所有本科生都要学。研究生开两门课,一门是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还有一门是自然辩证法。后来,对本科生又开设了法学基础、思想品德教育、形势任务等课程。

全新的课程体系,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对教师都是一次巨大的冲击。譬如,哲学教研室的教师原来只讲哲学课,现在讲授的“马克思主义原理”则包含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即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经济学教研室讲授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课程,则是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权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经验和成果。而历史教研室原来只讲中国共产党历史,现在讲授的中国近现代史,则是从1840年前后讲起,历史跨度更大,且涉及社会的各个领域。

全新的课程,要求教师具有更加宽广的知识结构,掌握更加丰富的现实资料。为此,我们组织教师熟悉新的教学内容,扩大知识面,收集理论结合实际的大量现实资料、例证。每星期至少两次教学研究活动,集体备课,共同研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交流理论结合实际的案例。鼓励教师互相听课,互相学习,不断总结提高。为了提高政治理论课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收集现实资料,学校每年都会给社会科学系增拨社会调查专门经费。我们利用暑假时间组织教师到一些重要的革命历史纪念地、改革开放成绩突出的城市、农村、工厂参观考察、收集资料。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本人也都受到了极大的教育激励。

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强调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无疑是正确的。但也会有一些人一度产生了极端的观念,就是忽视了政治和精神文明的作用。这种思潮自然会影响到高校,部分学生对政治课不感兴趣,上课不认真听讲、看专业书或其它资料等。这也是我们教学中要面对的很大难题。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们鼓励教师在课下广泛听取学生的意见,进行交流。另外,在上课形式上,学着制作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穿插一些动画,讲到相应的地方,会播放一段视频。不少教师在课堂上采取师生互动等方式,吸引学生上课的注意力,提高兴趣。

除了公共课之外,我们鼓励教师多开选修课,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记得我就开过逻辑学、社会学、管理心理学等选修课。后来在与学生课间交流中,发现一些学生缺乏世界历史知识,于是我就开设了世界文明史系列讲座,先开设了第一讲“人类文明的曙光”,并制作了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这门课开设后,很受学生欢迎,有的学生拷贝了我的课件。

办文科专业以改善学校的人文氛围

当时的院长丁育中十分关心社会科学在学院的未来发展问题。他给我阐述了现代工科大学“以工为主,理工文管综合发展”的趋势,要求我们在不断提高政治理论课程质量的基础上,积极筹办自己的文科专业。在教务处主管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不到两年的时间,我们成功申报并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了文秘专业(大专)和贸易经济专业(本科),并先后于1993年和1994年开始招生。

有了自己的专业和学生,教师不但要上公共政治课、选修课,还可以上专业课,业务路子拓宽了,思路也开阔了。有了文科学生,对学校的人文环境也有促进作用。记得在一次学校组织的演讲比赛中,文秘专业的学生拿到了冠军。实践证明,办了文科专业,文科和理工科学生之间有了更多互相交流、相互熏陶的机会,这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很有帮助。

社会科学系与工业管理工程系合并后,当时管理系有管理工程(招收本科和第二学士学位班)和会计学两个本科专业,社科系有一个贸易经济本科专业(后来,教育部在整顿本科专业体系时,将所有经济类专业统一更名为“经济学专业”)。在讨论专业建设时,我们花了不少时间查资料,了解国内外管理学科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又仔细审阅了现有专业的教学计划,觉得管理信息系统专业前景广阔,且对其它专业的现代化具有极大助力作用。经过系务会议讨论,决定申报“管理信息系统”专业。这时,却遇到教育部压缩招生数量、限制专业数量扩大的时机,规定如果要新增一个专业,必须下马一个老专业。大家感觉管理工程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过于陈旧,经过讨论,决定把管理工程第二学士学位班保留,本科停招,这样新申办的管理信息工程专业就顺利获批。后来的实践证明,这个路子是对的,因为计算机应用的引进对会计专业和管理工程专业的现代化都有很大提升。我们看好的另一个专业是“工业工程”,就委托韩文民老师去做一些调查研究,并在学校科研处为他立项。在两系分建后,这个专业也办成了。

由于两系分开时,学校决定把经济专业留给管理系,而文秘专业已经停止招生,为了系部更好地发展,我们在校党委支持下,抓住机遇,积极筹建新专业。并且确定了后续办专业的大体框架为社会宏观管理,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等。根据社科系当时的师资情况,我们首先申办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力资源管理”这个概念是改革开放以后从国外引进来的,当时全国开办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校不多。为了办好这个专业,我们两次到北京拜访国家人事部人才研究所所长王通讯,他提供了不少国内外人力资源研究的最新动态资料。我们还主动跟其他已经有这个专业的高等院校联系,先后走访了南京大学、安徽工业大学等几所省内外高校,详细了解他们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招生、课程设置、办学经验等。为了调查该专业的社会需求,还拜访了当时的镇江市人事局局长戚中立。他听说我们办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非常高兴,还许诺说:只要学生愿意留在镇江,这个专业的毕业生都可以留下。所以当时这个专业的办学基础还是不错的,我们就这样铆足干劲,把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办起来了。在这个过程中,同时开始着手筹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2002年也就是我退休的那一年,终于申报成功。

促进科研与教师队伍建设

无论是为了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教学质量,还是为了办好专业,都需要一支强大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当时镇江船院的教师高级职称人数太少,比例远远低于哈船院。其实,老师们在教学上热情很高,驾驭课堂的能力很强,教学效果也很好,但缺乏从事科学研究的主动性。由于科研成果少,到省里评职称的成功率就比较低。学校为了稳定教师队伍,给一部分教学效果好、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评定了“校内副教授”,享受相关待遇。针对这种情况,社科系大力宣传科研的重要性,鼓励教师在努力教学的同时,选择教学中遇到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查阅资料、积极思考,将成果写成文章发表。鼓励大家把实践的经验、思路整理出来,探索规律和理论提升。后来老师们或是做教学研究,或是写一些本专业的理论文章,科学研究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成果也越来越多。社科系为大力支持老师们做科研,采取奖励措施,对做出科研成果的老师发放年终绩效奖金。学校当时已经有了学报,却只有自然科学版,为理工科教师提供了发表文章的平台。但文科的教师只能在学报的“教学研究”栏目中发表少量教学研究的小文章。为了解决文科教师发表文章难的问题,学校图书馆(当时学报的挂靠单位)王渝生馆长和学报副主编汪时美积极向省、部出版管理部门申请学报社会科学版。经过几年的努力和多次反复,最后申报成功,王渝生任主编,我任副主编。有了发表文章的阵地,更加鼓舞了教师科研的积极性。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镇江船院作为工科院校,和许多船厂、研究所都有很广泛的联系,但是,社会科学方面的教师与社会联系却不多。我们认为,作为老师不但要教好书,搞好“学术外交”也非常重要,就是跟政府、各个院校、学术部门等要广泛联系与合作。慢慢的,我们与南京大学、江苏大学、苏州大学、镇江市社科联等单位建立起了联系。后来,我当选了镇江市哲学学会副会长、江苏省人力资源学会理事,我们不少教师也参加了江苏省或镇江市的一些专业学会,也经常参与政府和各个学会主办的学术会议和学术活动,拓宽了业务范围,开阔了眼界。

在教师队伍建设上,我们采取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两种方法。内部培养指提高现有青年教师的科研热情,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改变职称结构。鼓励他们互相听课,外出进修,或以在职、脱产的方式攻读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学位。由于单纯内部培养远远不能满足教学和专业发展的需要,我们同时也积极引进新教师。社科系先后引进了一批年轻有为的人才,我记得有钱志发、魏敏、周春燕、陶海洋、解卫东、杨美成、邓周平、蒋正明、吴贻玉、陈宓宓等,他们后来都成为了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骨干。为了迅速提高教师职称结构的层次,我们努力从全国各地引进高级人才,那时候引进了三个教授,其中两个是从黑龙江引进的,一个叫吕文硕,后来担任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室主任,一个叫孙鸣一,担任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研室主任;又从河南引进了刘华明,后来担任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主任。他们都在系部的建设与发展、培养年轻教师等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