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榆非晚写春秋|吴陈:做学生需要的老师

作者:程鹏 谢凌燕 部门审稿人: 摄影: 视频: 单位:党委宣传部 新闻中心 九州手机登录入口,九州(中国):2023-02-24 投稿时间:2023-02-24 点击量:1899

1985年,吴陈于中国舰船研究院武汉709研究所毕业后被分配至镇江船舶学院工作,此后三十余载岁月,他是扎根教学的引路人,亦是潜心科研的孺子牛。在教学治学的漫漫征途上,吴陈始终秉持初心:“做学生需要的老师,引领学生走向成功。”

授知授渔

“计算机专业有许多理论知识过于抽象,在授课过程中,我意识到学生需要直观讲解。”为帮助学生理解专业知识,吴陈总结出一套独特的“直观教学法”,用画图的形式演示教学内容,展示算法过程和数据演绎过程,将发散性的课堂内容梳理出内在逻辑,用图示化抽象为具象。

光说不练假把式,学以致用真功夫。吴陈习惯联系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讲解专业知识,让枯燥的理论升腾起“人间烟火气”。在讲《数据结构》这门课时,涉及到“数据排序”知识点,他利用手机通讯录的电话号码排序进行应用讲解:“手机自带系统通常默认按字母顺序进行排序,这是开发者为提高用户检索速度而设计的数据排序方式,我们也可以进行个性化的索引组织,比如分类为‘朋友’‘家人’‘同学’,这又是数据排序的另一种方式。”吴陈的授课方式既有意义又有意思,在达成教学目标的同时引导学生灵活运用,让“高大上”的理论接地气“活”起来。

“求知欲”是吴陈教学探索的关键词。吴陈认为,求知欲是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的星星之火,而教师的启发式提问则是激发求知欲的关键燃料。“有问题就有思考,这种启发和对话并重的教学方式是非常有效的。”吴陈在备课时总会重点整理好课堂要提的问题,在授课过程中适时提出,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自主寻找答案,提高学习效率。

  

  教研相长

吴陈曾经赴保加利亚索菲亚机电大学和美国Drexel大学访学,这两次留学经历开拓了他的视野,对他的教学与科研理念产生了很大影响。吴陈认为教学与科研是相互支持的,“教学为科研服务,教学过程中发现有待研究的问题可以转化为科研方向,科研也可以为教学服务,有些研究成果是很好的教学素材。特别是研究生的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更是非常密切,课堂有提问,课后交流探讨。老师熟悉教学内容,能提出好的问题,也能招架住学生们的提问。”

吴陈认为研究生的培养要注重两个方面:一是自主学习能力,二是提出问题的能力。吴陈会走近学生“同频共振”,帮助他们找寻问题和研究方向。“要引导学生看到问题本质,提炼观点,把研究问题具体化明确化,这时候学生提出来的问题才是有质量的。”吴陈对学生杨习贝印象深刻:“将杨习贝引入‘不完备信息系统’这个方向的相关研究后,他能自主探索,提出问题,通过讨论对研究作出展望,进行具体推导得出相应结论,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果。”2022年,杨习贝入选美国斯坦福大学发布的年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在谈起研究生培养模式时,吴陈自比为“舵手”:“我来把方向,学生们自主探索,主要是采用这种模式。”吴陈会把课题重要的论证部分放手交给学生,这也是他引导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小策略。2005年,吴陈的学生聂桂军参加了他的省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并在研究中提出建设性想法,随后在吴陈的指导下形成《自动指纹识别系统中连续分布方向图的研究》一文,发表于《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岁月悠悠、不改热忱,吴陈教会学生自由穿梭于“0”和“1”的世界。在键盘敲击声中,学生们用算法打造一艘艘数字航船,托举他们向信息海洋更深处探索。解绶回眸,吴陈坦言:“我也年轻过,年轻时没意识到时间的珍贵,总觉得时间还多。我希望现在的青年教师要只争朝夕,认真搞好教学和科研,早出成果、多出成果,更重要的是要出非常有价值的成果,为计算机领域的发展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