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最是一年春好处,扬帆奋进正当时。过去的一年,全体江科大人以奋斗姿态奔跑,与奋进中国同行,在新时代“赶考路”上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2022年,是贯彻落实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精神、推进进位争先的深化之年,也是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攻坚之年。按照学校党委确定的9项年度重点工作和74项年度目标任务高质量发展目标,全校上下统一思想、提振精神、踔厉奋发启新程。春天的号角再次吹响,让我们整装待发,元气满满,一路向前!
四项举措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
发展规划处处长、高等教育研究所:刘彩生
2022年,发展规划处承担两项重点工作任务:一是深入实施“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细化落实高水平大学高峰计划建设任务,修订完善高质量考核方案;另一个是统筹学校两地三校区协调发展,制定苏州理工学院转设过渡和张家港校区可持续发展方案。站在新的发展起点,发展规划处将围绕四个方面扎实开展工作。
第一,加强发展战略研究。积极主动学习领会上级部门相关学校事业发展的政策文件,落实细化为学校发展目标,为领导决策做好参谋助手,加速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第二,建立信息集成机制。建立完善更加完备、更为快捷的常态化发展信息汇总和高水平成果信息集成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好信息在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过程中的积极作用。第三,强化高等教育研究。认真梳理学校高等教育课题研究成果,形成高教研究的项目库、资源库、成果库,注重发挥已有成果对后续项目研究、成果申报以及人才培养的支持作用。第四,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对照高水平大学建设要求,完善学校年度工作目标任务,优化年度工作任务考核激励政策,激发学院担事干事成事,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地落实。
“四大工程”落实人才强校战略
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人事处处长:朱志宇
2022年人事处将围绕“人才强校”战略,广开门路实施引才工程,多措并举实施育才工程,守正创新实施用才工程,用心用情实施留才工程。从三个层次推进重点工作:一是引进全职院士,新增双聘(特聘)院士2人;二是建设国家级教学团队(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新增国家级人才2-4人;三是新增省级教学名师1人,新增省部级团队1-2个,新增省部级重要人才10-12人;引进海内外优秀博士,签约博士180人,入职博士150人以上。
修订职称评审文件,出台社会服务型教师的评审文件。强化特色引领,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加大力度引进战略科技人才、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认真梳理船海领域高端人才,有针对性的加强接洽,物色人选,持续跟进,加强工作的精准性。以学科(专业)建设为牵引,依托国家和省级人才工程,把握好时间节点,做好国家级人才和团队申报工作。主动对接行业需求,持续推进青年教师工程实训。
要强化协同理念,统一思想认识,切实把学校人才强校战略落到实处。创新机制,采取多种引进方式,包括全职、特聘、柔性引进等。同时要放眼全球,兼容并蓄,打造高端国际化学科队伍。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动学校与国际知名大学建立伙伴关系,以国际知名、能实现关键技术突破、带动学科发展的海外顶尖人才为对象,在重点领域和优势学科上吸引一批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的一流科学家和学科领军人物。
“抓重点、攻难点、出亮点”奋力完成教育教学目标任务
教务处处长:田剑
对我们教务人来讲,今年依然是要艰苦奋斗的一年,我们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着力“转变观念,守正创新,攻坚克难,守住底线”,为学校进位争先做贡献。
今年教务处承担了2项学校年度重点工作和16项年度目标任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要准确把握“四新”内涵,紧密对接产业需求,把学生参与创新创业项目纳入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直是我们的“痛点”,这次我们要实现从0到1、从无到有的突破,难度很大,但是我们会全力以赴,确保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新突破。
还有一流专业、一流课程、现代产业学院等等,这些也都是我们要突破的点。关键就是要及早谋划,稳步推进。比如教材建设,我们准备出台《九州手机登录入口,九州(中国)“十四五”优秀教材建设规划》,逐步形成从校到省到国家的三级教材建设体系。再比如高水平学科竞赛,今年要确保“互联网+”全国金奖不断线,数学建模全国一等奖稳中有升。带动我校在第七轮《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学科竞赛排行榜(2018-2022)》位次显著提升。“课程思政”是我们的工作亮点之一,今年要争取在省和教育部课程思政的示范项目里有更多立项。我们还要在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工作上发力。要争创省级及以上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力争在第二届江苏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取得突破,力争进入全国总决赛。
“一个中心”“两大工程”“三项计划”
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和研究生培养质量
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王俊
今年研究生院、学科办承担的学校重点工作共8项。主要围绕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这个中心工作,实施好“两大工程”“三项计划”,继续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提升我校学科的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努力形成学科优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提升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
“两大工程”是学科攀峰工程和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学科攀峰工程主要围绕学科评估结果,找痛点、通堵点、破难点,推动重点工作取得新突破。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力行业及地方经济建设发展需要,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不断彰显“船舶、海洋和蚕桑”的学科特色。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工程要系统性做好研究生培养的各环节工作,完善研究生培养体系,探索制定直博、本硕博连读培养等相关办法,进一步完善研究生培养质量控制和保证制度。
“三项计划”包括学位授权点水平提升计划、导师队伍提升计划、研究生优质教育资源建设计划。一是扎实开展学位授权点水平提升计划,努力改进学位点建设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完善研究生培养的课程体系等。二是大力推进导师队伍提升计划,力争在省“十佳导师”或“十佳导师团队”上有突破。三是稳步实施研究生优质教学资源建设计划,加快研究生优秀课程、教材和案例库建设和共享,加强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力争在有影响力的学科竞赛方面有新的突破。
信息化建设永远在路上
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办公室主任:沈勇
今年,信息化办承担了学校2项年度目标任务。我们将紧密围绕学校重点工作,着力打造适应校情的智慧校园新生态,提升信息化服务能力和师生体验,有力支撑学校高质量发展。
一是建成校园5G专网,拓展5G校园应用,提升教育教学支撑能力。升级多媒体教学系统,打造基于5G的“无边界教室”,为师生提供交互式的教学环境;开展5G+综合评价,对教学过程进行监测或者评估,构建师生大数据画像;探索5G、AR/VR等新技术与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的深度融合,建设基于5G的虚拟实验环境和科研试验场;拓展安防系统功能,建设5G智慧安防,利用5G对讲机、5G无人机等设备,进一步提高校园安全管效能。
二是建成职称评审辅助系统,实现数据赋能。目前,已明确技术路线,将尽快确认需求,进入采购流程,力争系统尽快落地。职称评审辅助系统建成后,教师职称评审表的主要内容可以通过应用系统间的数据共享在网上自动生成,教师只需核对确认,将个性化内容补充完善即可。职能部门则仅需在网上进行数据核对,不需要教师当面盖章,这就既保证了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又提高了工作效率,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师生少跑腿”。